如果把心脏比喻为人体内的“永动机”
那冠状动脉就是供血的“能量管道”
一旦出了问题
就可能引发威胁生命的冠心病
不少人认为冠心病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
但病变已经在
很多年轻人身上悄然发生
01
冠心病的异常信号
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给血液的血管,冠状动脉如果狭窄了,心肌的血液供应量自然会降低,如果降低程度尚能应付基本生活需要,则休息状态下可无症状;但在心肌氧耗量增加时,即可引起相关症状,常表现为活动、劳累、情绪激动后,胸骨后压榨样、紧缩性的闷痛不适,一般持续3-5分钟,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可缓解。
如果疼痛剧烈,持续20分钟以上,伴烦躁不安、呼吸短促、出冷汗、脉搏细微或有濒死感等,就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了。这种情况十分凶险,救治不及时常危及生命。
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,出现可疑症状体征,还需要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才能确诊冠心病。心电图、心肌酶学、心脏超声、冠脉CT成像、冠脉造影等都是常用的检查方式,其中,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。
02
冠心病的年轻化
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加快,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在升高,全国有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。冠心病、急性心肌梗死虽然以老年人居多,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,但年轻化趋势明显。
导致冠心病年轻化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高热量高脂肪饮食、缺乏运动、吸烟、饮酒等。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高脂血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、高尿酸血症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人群大量增加,这些庞大的人群基础和疾病基础,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。
此外,有冠心病家族史、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也容易罹患冠心病。
03
冠心病的防治
冠心病是可防可治的,得了冠心病不用慌。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、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。
规范的药物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基石,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手段,药物治疗均贯穿始终。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栓类药物,如阿司匹林、波立维、替格瑞洛;以及有活血作用的中成药如通心络、脑心通等,以防止血栓形成;降脂稳定斑块类药,如他汀类、胆固醇吸收抑制剂、PCSK9抑制剂,目的是把引发冠心病的元凶—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;减少心肌氧耗量让心肌休息的β受体阻滞剂,如美托洛尔、比索洛尔等;扩张心脏血管的硝酸酯类药物,如硝酸甘油、速效救心丸、硝酸异山梨酯等;保护血管内皮的ACEI/ARB/ARNI类药物,如诺欣妥、缬沙坦等。
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,单纯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病情,这时就需要介入治疗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比较成熟而先进,有冠状动脉药物支架、药物球囊或生物可吸收支架等,可以在恢复血管通畅的同时不遗留异物,从而更好地保留了血管原有的生理功能。
外科心脏搭桥手术相对而言创伤较大,目前来说,老百姓一般更愿意选择创伤相对较小的介入治疗。
供 稿:文 通
编 辑:祝牡丹
初 审:项亦舒
复 审:王晓燕
终 审:王文春
官方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