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身体内部
有一个精密的“管道”系统
负责运输重要的消化液——胆汁
这条“管道”一旦被“石头”堵塞
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
今天一起来了解
什么是胆总管结石
胆总管结石是指存在于胆总管里的石头,通常分为两类:
1. 原发性结石: 石头直接在胆总管内形成。
2. 继发性结石:石头最初在胆囊里形成,然后随着胆汁的流动,“掉”进了胆总管里。
这些“石头”本质上是胆汁成分(如胆固醇、胆红素钙)凝结形成的坚硬物质。
当结石安静地待在胆总管里时,可能没有任何症状。但一旦它造成堵塞,就会出现典型的“胆绞痛”和“夏科氏三联征”:
1. 剧烈腹痛: 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现突如其来的、持续的剧烈绞痛或胀痛,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。
2. 寒战高热: 由于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,会引起全身性的寒战和高烧。
3. 黄疸: 堵塞导致胆汁无法排出,胆红素(胆汁中的黄色色素)反流入血,使皮肤、眼睛巩膜(眼白)变黄,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,大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。
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,意味着发生了急性胆管炎,必须立即就医。如果不及时处理,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,这两种都是危及生命的重症。
医生会结合您的症状,并通过以下检查来确诊:
血液检查:查看肝功能(转氨酶、胆红素显著升高)、血常规(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)。
影像学检查:
1.腹部超声: 最常用、最便捷的首选方法,但对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有时看不清楚。
2.MRCP(磁共振胰胆管成像): 无创、清晰,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“金标准”之一,能像拍照一样完整显示胆管树的形态和结石位置。
3.CT扫描: 有助于评估并发症,如胰腺炎。
4.EUS(内镜超声): 利用胃镜前端的超声探头,对胆总管末端进行高清检查,精确度高。
5.ERCP(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): 这既是检查方法,也是治疗手段。
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
方式: 在肚子上打几个小孔,插入腹腔镜器械,切开胆总管,再用胆道镜进入胆总管内部取石。
适用: 特别适用于同时需要切除胆囊的患者(一次手术解决两个问题)。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,可行胆总管切开I期缝合、经胆囊管切开取石等术式,大大减轻患者出院携带T管的困扰。
ERCP(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)术
方式: 像做胃镜一样,将一根前端带摄像头的软管(十二指肠镜)经口腔伸到十二指肠,找到胆总管的开口(十二指肠乳头),然后插入微型器械,切开乳头,用网篮或球囊将结石取出。
适用:单颗胆总管结石或小结石、年老体弱、重症感染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。但切开十二指肠乳头可能引起反复胆道感染继发胆总管结石风险。
· 定期体检: 尤其是有胆囊结石的人,应定期做腹部B超检查;
· 均衡饮食: 避免高脂、高胆固醇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;
· 规律进食: 按时吃早餐,避免长时间空腹,让胆汁规律排出;
· 控制体重: 避免肥胖;
· 多喝水: 促进身体代谢等。
供 稿:石世代
编 辑:祝牡丹
初 审:项亦舒
复 审:王晓燕
终 审:王文春
官方公众号